行业资讯图片

智慧课堂:引领互联网时代课堂的深度变革

2019-05-21 14:10:00
admin
原创
1925
摘要: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。 课堂转型,学校改革的核心。今日的学校必须为明日的社会造就拥有“主体性觉悟”的“探究者”,而不是“记忆者”
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呼唤“能动学习”

        在急剧变革的21世纪社会中,学校教育的目标应指向“21世纪型能力”。除了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,新时代的新人需要拥有“在特定情境中,能够运用包括知识、技能与态度在内的心理的、社会的资源,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”。培育这种新型能力意味着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:从“知识本位”的“被动学习”转型为“素养本位”的“能动学习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所谓“能动学习”是面向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而展开的探究性、协同性、反思性学习活动,从而引发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性、伦理性、社会性能力。因此,“能动学习”同“三维目标”是同声相应、同气相求的,都旨在培育“真实的学力”。


真实的学力涵盖三个要素:

①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;

② 旨在解决问题的思考力、判断力、表达力的能力培育;

③ 主动学习的态度,即所谓的“内在学习动机”的培育。


02 课堂转型是学校改革的核心

        科学是根据数据,发现逻辑、建构理论的过程,因此,学习“科学”(不限于自然科学,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)的目的不是去记住科学家发现了的事实,今日记住的事实与理论也许在10年后就会被抛弃。


        其目的是要学会科学的思维,使用理论探讨的方式、树立并探讨假设的实验设计的方式,以及采纳数据的方式、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逻辑建构的技能。因此,实现课堂转型归根结底是要摒弃传统课堂推崇的“应试学力”,造就“可信赖、可迁移、可持续的新型能力”。


03 课堂改革的焦点:从“独白式”到“对话式”

       课堂是一个多声对话的世界。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,不是引导学生自身去探究问题、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是让学生背诵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。课堂绝不是单向传递的场所,它是一种沟通的组织,是师生之间借助交互作用,相互传递、彼此交流,从而获得创见、变革自我的一种沟通。


       教学过程从“独白式”变为“对话式”,一直是教育史上革新的主张,也是今日课堂改革的焦点。这样的课堂是一种创造性活动,同时也是点燃每一个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灯火。唯有探究的课堂,才称得上是充满智慧能量的、高格调的课堂。


智慧课堂

当今社会进入教育大数据时代,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改进学习行为、变革传统课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。这里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,提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概念。


智慧课堂立足于中国的国民教育,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符合国家对于管理、学制、课程、教师资格等各方面规定,融合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,打造智能、高效的课堂。

发表评论
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。